神秘的古蜀文明,透过四川成都金沙及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令大众一窥堂奥;与其中部分器物外形相似、制艺相若的香港出土文物,则再次证明古蜀文明对岭南文化的影响,揭示出中华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性”……
2022年12月底,大型国家级文物展览“金沙之光——古蜀文明展”在香港文物探知馆隆重揭幕,一连3个月展出逾70件来自金沙及三星堆遗址的珍贵国家文物,包括造工细致的金器、玉石器、青铜器、陶器、象牙及漆木器等,其中更有14件首次抵港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
(资料图)
“这些器物之种类多样、精巧绚丽,不仅在学术上大大补充了有关古蜀文明的缺环,也是令人赞叹的中国古文化缩影。”在展览现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自豪地表示。
他向记者介绍道,2001年在成都市区西北发现的金沙遗址,总面积逾5平方公里,出土各类祭祀器物和生活用具数以万计,在形制和工艺技术方面都与三星堆文物有传承关系,“这说明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之后,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另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曾作为青年考古学生参与三星堆遗址挖掘工作的朱章义,后来成为金沙遗址的挖掘者和考古专家。他环顾馆内展品,目光落在几件曾亲手发掘的器物上,“文物是历史文化最好的载体,希望香港市民透过文物鉴赏,感知到书本中鲜少记载的有趣内容。”
在展馆正中央,展示着金沙遗址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复制品,它是古蜀先民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大批市民从香港各区慕名而来,一入展馆就直奔此处,大家认真地欣赏着金饰的每一处细节,边拍照边称赞,“实在是太精美了!”
除金器外,现场还展出一件质地细密、打磨光滑的“四节玉琮”,是原始社会时期祭祀用的礼器;也有不少几何形小型铜器,极具古蜀区域特色;更有造型栩栩如生的跪坐石人像,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用来代替活人祭祀的特殊祭品。
在展馆西北侧,一枚1990年于香港南丫岛大湾出土的石牙璋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线刻纹玉璋并排陈列,二者风格相似,显示黄河流域的夏商文化可能透过古蜀地对岭南文化产生影响。与丈夫、父母和祖辈长居于南丫岛的郑小姐专程前来观展,“听说有我们岛上出土的文物展出,我当然要来看看!”仔细观察了这组展品后,她连连感叹,“太像了!除了材质不同,这两枚璋的形状、特点几乎是一模一样。”
此外,香港大屿山出土的石环及青铜兵器、屯门发现的石钺等都与成都文物高度相似,反映中原地区的礼器曾向成都平原和岭南珠三角地区流播。
“从这些文物的对比中可以发现,香港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其实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兴奋地说,很开心能与香港市民一同目睹国家珍贵的文物资源,“相信大家在观展后,会有更深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据了解,此次展览筹备过程约6个月,内地及香港有关部门在疫情下克服了种种难题,终于赶在新年前将“金沙之光”带到了香江之畔。“期待日后有一天,香港的出土文物也能在内地展出,传播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蒋志豪笑说。
(本报香港1月5日电)
(责编:鲁婧、李楠桦)关键词: